最近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香灼璣因涉嫌違反官地租約用途而辭去主席一職。這事件再次引起市民討論公民教育委員會的功能。政府在香灼璣辭職時特別提到他在國民教育方面的工作。這也可能是委員會在回歸後給人最主要的印象,就是努力去提升香港人的國民意識。
我在九十年代初開始參與委員會屬下的小組工作,亦曾擔任委員會的委員多年。現在我仍有參與委員會屬下之人權教育工作小組的工作。我參與的一直都是與人權教育及基本法教育有關的工作。委員會的職權是要:「推廣校外公民教育活動,並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但委員會對甚麼是公民教育卻沒有明確的定義。
公民教育的目的應是要提升香港市民的公民素質,不過對公民應有甚麼的素質卻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公民素質是可分為多個向度的。我看到的是委員會在過去的十多年,在不同的時期因應著政府的要求,在這些不同公民素質向度中尋找一個平衡點為其推動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標。
公民素質的第一個向度是行為的向度。這向度表現在公民的外在行為上如排隊要守秩序。第二個向度是知識的向度。這向度要求公民對某課題有充份的認知如國家的歷史。第三個向度是意識的向度。這向度著重於鼓勵公民思考為何要作出某些行為和為何要對某課題有更多認識。第四個向度是思維的向度。要進行意識向度的公民教育,前設是公民有空間進行獨立思考及自行作出道德判斷的能力。第五個向度是情感的向度。公民教育並不單是思考性或行為性的,當中亦是要建立一種情操。那是需要公民投入感情,而不只是機械性地去達到某些指標。上述五個向度都是就著公民自身素質的要求而言,另兩個向度則是涉及公民教育的實質內容。
第六個向度是關係的向度。這是指公民與其身邊的群體的闗係而言。這些群體關係可以是地域性的,並由公民所處最貼近的群體伸展開去。以一個居於馬鞍山區的市民為例,他與馬鞍山、新界、香港、中國、亞洲、世界其他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群體的關係就是各層次的地域性關係。但關係向度涉及的關係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如家庭、學校、民族等。關係向度的公民教育就是要公民去思索應如何在這些不同群體中生活和如何與這些群體的其他成員相交。國民教育就是著重於闗係向度中的國家或民族層次。
第七個向度是價值的向度,這向度提供最實質的公民教育的內容。公民教育或公民素質其實最終是離不開建立公民的價值取向。但價值的向度亦因應著公民所處的群體關係而可分為文化性的價值和普世性的價值。文化性的價值是指著公民所處的不同的群體各自所尊崇的價值,而他所屬的各個層次的群體都可能有其本身尊崇的價值。很多時這些價值都是關乎要保存那群體本身的獨特性。中國文化中要記念祖先的價值可以說是在國家或民族這群體層次中所尊崇的價值。至於普世性的價值則超越公民所屬的那些群體,而是適用於全人類的價值。最好的例子就是《國際人權宣言》所包含的價值了。
這七個向度並不是分割的,在設計公民教育時都是相互關連的。常有人取笑公民教育就只是要叫人不要隨地吐痰和對人要有禮貎。另外,亦有人認為在推行國民教育時,只是提倡香港人多一點認識國家的情況如國家最近有甚麼偉大成就是不足夠的。委員會制作的「心繋家國」短片也是常被人取笑的對象,說這些短片對提反升香港人的愛國情懷作用不大。當然這些屬行為、知識甚或情感向度的公民素質,對公民的要求並不算高,但它仍屬公民教育的一個部份。這三個向度就好像要寫好的文章就是先學認字和寫字一樣。
但對一個追求民主、法治及人權的現代社會(如香港)的公民來說,單單停留在鼓勵外在行為及認知的公民教育是不足夠的。就以守法這常討論的公民教育議題來說,提倡公民在一般情況下守法只是公民教育的第一步。但為何人們要守法呢?守法背後的精神是甚麼?法律應有甚麼功能呢?公民是否要無條件地遵守即使是不公義的法律?如何去判斷那些法律是不公義?有甚麼方法可以改變這些不公義的法律?公民是否應參與這些改變不公義法律的行動呢?對進行公民抗命的人又應如何看待呢?意識及思維向度的公民素質就是要鼓勵公民能自覺地對這些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並自行地作出道德判斷。
這些問題又會進一步要求公民思想他與所屬的群體的關係應是如何,尤其是最直接管轄他並可向他施與強制懲罰的群體,如他所處的城市和國家的關係。公民是否要無條件地去接受這些群體所推崇的價值,尤其是由這些群體的管治權力機構單向地向公民灌輸某種便於其管治的意識形態呢?
民主、法治與人權都已經演化成為具有普世性意義的價值,亦是公民可以用以批判其所屬群體推崇的價值的依據。這些價值也是讓世界上所有的公民,無論他所處的地域性群體在那裏,能與世界上所有身處其他地域性群體的公民連繫起來。
因此,在一個民主、法治及人權的社會,公民教育或所應達致的公民素質不應只局限在行為和知識的向度;所建立的情感向度亦應要與意識和思維向度相符。在關係的向度上應儘量推展公民的視野,更濶地去看與他有關連的人類群體關係,並鼓勵公民能以普世性的價值向度去評價其直接所屬群體的文化性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