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研討會的參與者來自非洲、亞洲、歐洲及美洲。當中有基督徒、回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也有無神論者。參與者中有法官、政治家、律師、法律學者、新聞學者、政治學者、牧師、人權組織成員等。
其中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回教法律學者在分享中給我們看了這一幅相片。
相片中的五位回教婦女都是蒙了頭,且是整個臉孔包括眼睛都被遮蓋了。相片中的回教男士正為這五位蒙頭婦女拍照。那位回教法律學者問我們這拍照行為會不會是沒有意義呢?既然臉孔已完全遮蓋了,那為甚麼要為她們拍照呢?外人即使看到拍出來的照片,因看不見那五位婦女的臉孔,那他們也根本攪不清她們是誰。這拍照的行為看來就好像是沒有意義的。
那位回教法律學者卻挑戰我們可以試用「由外到裏、由裏到外」(Outside-Inside-Outside) 的思維方法再去看這拍照的行為。
相片中的五名婦女與那位回教男士應是親友,那他們在看到拍出來的照片時應能分辨對方。他們拍照未別是要記錄他們的樣貎,而可能是要記錄一個記憶,是他們曾一起到某地遊玩的記憶。個人的樣貎未別是他們最重視的,他們所重視的可能是這同遊活動中所標示的關係。
我們可能都假設了每個人拍照是都是為了把自己的面貎記下來,而面貌亦是每個人都視為他最重要的個人表徵。但若這些假設不成立,很多看為理所當然或不合理的事,我們就可以看對某些人來說這並不是必然的或他的思維有其本身的理性依據。甚至是否單純要以理性去判斷一切也是一種旁觀者對所觀察的人和現象的外在假設。
當然這不是說那五位回教婦女及那位回教男士真的是如此的想,重要的是在「外面的人」嘗試以其他人「裏面的」角度去明白他們的想法和行為的背後原因,之後再回到他「外面的人」的角度重新評估他應如何回應這些其他人的思想與行為。這就是那位回教法律學者所說「由外到裏、由裏到外」的思維方法。
很有趣地在幾個月前我也寫了一篇文章,提出以「互換反思」的原則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al Reflection)來處理社會的紛爭。我提出的「互換反思」原則竟與「由外到裏、由裏到外」的思維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
「互換反思」的原則其實簡單去說只是要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但「設身處地」這說法並沒有交待清楚如何去開始、進行及完成這思考過程,也沒有提到當中涉及的局限和所可能達到的有限目標,這「互換反思」的原則是要對「設身處地」作出補充,使這老生常談能真正實踐和發揮其融合效應。
很多人以為叫人「設身處地」就是要忘記自己而去投入對方的想法,其實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已經受其背景、歷史及世界觀所主導了,要他完全把這些拋低是不切實際的。「互換反思」的原則是接受了在進行「互換反思」的思考前,人都是帶著這些個人的基本前設的。「互換反思」的原則只是要求人暫時把這些前設置於思考的背景,不要讓這些前設在接著的思考過程中發揮過大的作用,但它們即使是處於思考的背景,其作用仍是關鍵性的。確認這一點的目的是要讓人在進行「互換」思考時,明白到一方面不會要求他完全脫離自身的思考前設,另一方面是希望他能把這些前設的作用減至最少,使人能更容易進入另一方的思想世界。因此「互換反思」並不是要人放棄自己,只是為了要了解對方而暫時減低自己的主觀性。
要進行「互換」思考或就是「設身處地」,那就得先去明白對方的思考前設。這過程不是要求人接受這些前設,而是要清楚知道對方為何支持某一觀點的根本原因。
「互換反思」並不是在「設身處地」後就完結,最重要的其實是這最後的一步,那就是人回到他自己的思考裏面,把從「互換」思考後對另一方的思考前設有深一層的了解後,再結合回自己的思考前設,進行一次對自己的思考前設的反思,並再對相關的議題翻覆思量。
看到由不同的思想體系能得出相近似的思維模式來處理思想體系之間的差異,增強了我對持不同觀點的人(即使他們認為自己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仍有可能作更有意義的對話(而不只是各自表述)的信心。無論是「由外到裏、由裏到外」的思維方法或「互換反思」的原則,它們都可以作為同一宗教內的不同傳統(intra-religion); 不同宗教之間(inter-religion);及宗教與世俗之間(religion and secular)的對話的起點。
那位回教法律學者卻挑戰我們可以試用「由外到裏、由裏到外」(Outside-Inside-Outside) 的思維方法再去看這拍照的行為。
相片中的五名婦女與那位回教男士應是親友,那他們在看到拍出來的照片時應能分辨對方。他們拍照未別是要記錄他們的樣貎,而可能是要記錄一個記憶,是他們曾一起到某地遊玩的記憶。個人的樣貎未別是他們最重視的,他們所重視的可能是這同遊活動中所標示的關係。
我們可能都假設了每個人拍照是都是為了把自己的面貎記下來,而面貌亦是每個人都視為他最重要的個人表徵。但若這些假設不成立,很多看為理所當然或不合理的事,我們就可以看對某些人來說這並不是必然的或他的思維有其本身的理性依據。甚至是否單純要以理性去判斷一切也是一種旁觀者對所觀察的人和現象的外在假設。
當然這不是說那五位回教婦女及那位回教男士真的是如此的想,重要的是在「外面的人」嘗試以其他人「裏面的」角度去明白他們的想法和行為的背後原因,之後再回到他「外面的人」的角度重新評估他應如何回應這些其他人的思想與行為。這就是那位回教法律學者所說「由外到裏、由裏到外」的思維方法。
很有趣地在幾個月前我也寫了一篇文章,提出以「互換反思」的原則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al Reflection)來處理社會的紛爭。我提出的「互換反思」原則竟與「由外到裏、由裏到外」的思維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
「互換反思」的原則其實簡單去說只是要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但「設身處地」這說法並沒有交待清楚如何去開始、進行及完成這思考過程,也沒有提到當中涉及的局限和所可能達到的有限目標,這「互換反思」的原則是要對「設身處地」作出補充,使這老生常談能真正實踐和發揮其融合效應。
很多人以為叫人「設身處地」就是要忘記自己而去投入對方的想法,其實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已經受其背景、歷史及世界觀所主導了,要他完全把這些拋低是不切實際的。「互換反思」的原則是接受了在進行「互換反思」的思考前,人都是帶著這些個人的基本前設的。「互換反思」的原則只是要求人暫時把這些前設置於思考的背景,不要讓這些前設在接著的思考過程中發揮過大的作用,但它們即使是處於思考的背景,其作用仍是關鍵性的。確認這一點的目的是要讓人在進行「互換」思考時,明白到一方面不會要求他完全脫離自身的思考前設,另一方面是希望他能把這些前設的作用減至最少,使人能更容易進入另一方的思想世界。因此「互換反思」並不是要人放棄自己,只是為了要了解對方而暫時減低自己的主觀性。
要進行「互換」思考或就是「設身處地」,那就得先去明白對方的思考前設。這過程不是要求人接受這些前設,而是要清楚知道對方為何支持某一觀點的根本原因。
「互換反思」並不是在「設身處地」後就完結,最重要的其實是這最後的一步,那就是人回到他自己的思考裏面,把從「互換」思考後對另一方的思考前設有深一層的了解後,再結合回自己的思考前設,進行一次對自己的思考前設的反思,並再對相關的議題翻覆思量。
看到由不同的思想體系能得出相近似的思維模式來處理思想體系之間的差異,增強了我對持不同觀點的人(即使他們認為自己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仍有可能作更有意義的對話(而不只是各自表述)的信心。無論是「由外到裏、由裏到外」的思維方法或「互換反思」的原則,它們都可以作為同一宗教內的不同傳統(intra-religion); 不同宗教之間(inter-religion);及宗教與世俗之間(religion and secular)的對話的起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