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鐘樓終於拆了,連磚頭也不要妄想可以找得到了。有人認為這可能只是一件單一事件,參與的人數其實很少,它的社會影響只是被傳媒放大了,故不可以提升為甚麼社會現象。
相對於天星鐘樓的衝突,恒生指數最近升破二萬點,經濟發展看來一片大好。特首回京述職,又得到領導人充份的肯定,這些在在証明香港的管治進入了近年來最佳的境況。
但管治者應怎樣看天星鐘樓這事件呢?若把這事件從香港這幾年所發生的事情割裂開來看,那它的重要性的確並不是太大。但若我們把它與過去香港社會所出現過的紛爭連繋起來,我們卻可能看到一幅不同的圖畫。
很多社會分析都可能會以零三年的七一大遊行為起點。「七一」會出現當然不是「七一」本身,而是「七一」前已在香港社會所累積起對政府的負面情緒。但也無可否認「七一」本身,有超過五十萬港人以和平的方式走到街頭,向政府表達出他們的憂慮、不滿和怨憤,就是香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七一」的結果是二十三條立法被擱置,連帶多位高官及董建華也得下台。
比較「七一」與天星鐘樓事件,我們或可得著一些啟示。一、大予盾、大衝突是從小予盾、小衝突累積起來的。可能從參與的人數,天星鐘樓事件較「七一」是相差非常遠,根本不可以同日而語。但天星鐘樓所引發到的關注卻不可以單用參與的人數來量度。從近期的民意調查去看,贊成保留鐘樓是佔絕大多數的。再者,如上所述「七一」本身的形成其實是由很多小的事件,小的紛爭累積而成,若管治者不能疏導小的紛爭所產生對政府的負面情緒,那眾多的小事件就可能累積成另一次的大予盾、大衝突。
二、港人已不再一樣了。「七一」及很多爭議或多或少都是直接涉及參與者個人的利益如最切身的經濟利益、至個人自由或政治權利等。但天星鐘樓所涉及的卻並非這些切身的利益,而是對香港的歷史及文化傳承的關注。這都不屬個人的,而是同屬在香港成長的所有人的。當然天星鐘樓並不是港人第一次能如此超越個人的去看事,三年前的保護維港也是同出一轍。
管治者得明白港人(即使並非大多數)已與回歸前的港人在素質上並不一樣。一般的理解說港人只是經濟的動物已不再對,港人已「進化」至成為政治敏銳的公民,甚或已成為(或快成為)懂得欣賞及珍惜香港歷史及文化的「香港之子」。天星鐘樓可能標示港人在由「七一」所開始的公民進化歷程中,已進入了另一階段。一種香港本土意識既已在不知甚麼時候孕育了出來,那它的成長和壯大是必然的。管治者在釐定社會政策時不能不考慮港人這方面的轉變。
三、諮詢委員會的行政吸納功能已失效,現需要建立新的社會網絡架構。與「七一」一樣,組識天星鐘樓的行動並非一些具規模的民間組織,而是散兵遊勇式的臨時組織,以打遊擊的方式去與政府鬥爭。天星鐘樓可以說是延續由「七一」所開展了的社會參與模式。過去政府一直迷信能把反對聲音行政吸納的諮詢委員會制度對這種民間力量是完全發揮不到作用的。一方面這種制度是有其質量上的限制的。對政府太不願意聽見的聲音或那不可能被改變得到的聲音,它都是吸納不到或不會去吸納的。
另一方面它亦有容量上的限制,因它只能吸納一些至少在民間有了一定影響力的人進入建制。但如現在的那種散兵遊式勇的鬥爭方法,那是現制度所不能完全吸納的。吸納了一個,又會有另一些人走出來,因沒有很嚴密的組織架構,被吸納者未必可充份反映其他人的意見,行政吸納的作用就不能發揮得到了。
管治者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去建構新的社會網絡,而不能再迷信這過時的諮詢委員會制度。可能在上一世紀的七、八十年代,這種制度在那時香港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下還可發揮作用,但明顯地在回歸後,這一種制度已不足夠。政府與公民社會存在了一個斷層,故現在問題是怎樣才能重建連繋。新的社會網絡必須能讓更多的市民可以更直接的方式去參與政策的討論和決定。
第四、強勢管治不適合應付香港現階段的社會予盾與衝突。也與「七一」一樣,政府對反對者的態度是強硬的(至少是在起先時)。董建華在當選第二屆行政長官時,採取了與第一屆時明顯不同的施政策略,那就是要比以前更強勢地去施政,故二十三條立法就怱怱上馬,但結果卻是碰到一鼻子灰。曾蔭權接替董建華時也是要提出要強政勵治,勵治還未見,但在這兩年由強政所造成的衝突和埋怨卻也是明明可見。天星鐘樓是政府與民間的予盾衝突中的另一塊石頭。
依香港現在的政治環境,在缺乏政治認受性的政治架構下,政府是沒有可能強勢的。一方面它沒有公民直接的授權,另一面在建制中所謂支持政府的力量卻常是別有用心的,那使政府是根本強不起來的。實際上,政府亦多次的在虛張強勢後,在形勢所迫下而要自棄長城,遠有西九,近有銷售稅。即使好的政策,因著要撐起這無謂的強勢外粧,也會由好變壞,最好的例子就是學卷的爭議了。
在現階段的香港,管治者只可以採用懷柔的策略,運用最大的親和力,虛懷若谷、有容乃大,與不同意見者商討分歧。者許這會被看為軟弱的表現,但這卻可能是管治者表現出最大的勇氣和最大的智慧的一個好方法。
用另一說法,少林拳硬橋硬馬,強是強了,但有時候卻還是需用太極拳來以柔克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