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引入更多的市場機制來協助管治,使管治的理念不能只局限於分析政府或公營機構。一些傳統上不屬公共行政分析範疇的利益團體(如商業機構及非政府組織)都成為了社會管治的重要參與者,能對管治產生實質的影響。現代管治的理解是:「社會中不同的管治參與者,在獨特的社會管治環境中,以不同的管治功具及力量來實踐各自的管治目標的互動過程。」
最近,領匯主席鄭明訓辭職,由置地行政總裁蘇兆明接任。以TCI為首的對沖基金已持有相當數量的領匯基金單位,取得了管理領匯的控制權。這引發了領匯會在將來大幅提升公屋商場租金,甚至把商場和停車場分拆出售的憂慮。由領匯上市至現在撤換主席及它未來的發展所引發的管治爭議,正好用來重新思考香港的管治理念。
涉及領匯的管治爭議的重點是公屋居民能否在他們可負擔的情況下使用公屋的商場及停車場設施。最先引發爭議的就是領匯的上市。涉及的管治參與者主要是政府和房委會。它們那時候的管治目標是要解決房委會的財政問題以減輕政府在公共房屋上的財政承擔。所採用的管治功具就是進行私有化,出售公屋的商場及停車場。但在私有化的模式上,房委會採用了以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這種市場機制,原意是要讓更多投資者包括了香港的普羅市民能參與這私有化行動。
受影響的公屋居民亦是這管治爭議中關鍵的管治參與者。一部分公屋居民認為這私有化行動可能導致公屋商場的商戶因租金負擔增加,而最終把成本轉駕至公屋居民,加重公屋居民的負擔及不便。故他們的管治目標是要防止房委會出售資產。他們的管治功具或力量是以社會行動去喚起公眾的關注,並以司法覆核的程序去挑戰房委會出售資產的決定。
因這司法覆核的申請,法院亦被捲入這管治爭議。法院在行使其管治功具即司法覆核權時,它的管治目標是要平衡政府的行政權力與公屋居民的權益。但在這過程中,法院由於其憲法功能上的局限,在解釋相關的法律條時並沒有考慮對管治的全面影響,只能確保整個私有化行動是合法及符合公平程序。雖然上市的安排受阻,但房委會能出售資產的權力是得到法院確認的,但法院亦要求房委會要確保有關的商場及停車場設施會在出售後繼續提供給公屋居民使用。
事隔一年,領匯最終還是成功上市。但房委會在把商場及停車場出售後,那潛在的管治爭議其實並沒有消失,只是領匯還未有甚麼實質行動,故管治爭議好像是暫時淡了下來。
在傳統的公共行政的理念下,可能領匯,買入領匯的投資者及對沖基金都不會納入分析的範疇內,但以上述的管治理念,它們亦是相當重要的管治參與者。沒有把它們在管治上的角色給與充分的考慮正正暴露了現有制度對管治的全面理解不足。
新一輪有關領匯的爭議其實就是涉及它們的行動。上市後的第一個問題是領匯是否仍受政府及立法會的監管。對領匯來說,它的管治目標是以商業原則經營從房委會得來的商場及停車場,以求提升每個基金單位的價值,及為基金單位持有人提供穩定的回報。它亦表明會關心服務及經營的社區,但這是否表示領匯會確保公屋居民能在可負擔的情況下繼續使用這些設施卻不明確。不過從上市後,領匯多次拒絕到立法會接受質詢去看,它的管治目標看來是要以純商業機構的原則來運作,而不視對公眾有任何責任。
對一般小投資者來說,他們可能甚至不知道自己已在管治上發揮了某種作用。他們只是想在最短時間內賺取最大的利益,故當領匯在上市後價格即飆升,他們就趕快把手上的基金單位放售而被對沖基金吸納了。這導致對沖基金成為了領匯的最大單有持有者,有了左右領匯管理決定的權力。對這些對沖基金來說,「關心服務及經營的社區」只是門面的說話。從市場的原則去看,要從領匯身上得到最大的金錢回報是無可口非的。
但從整體管治去看,以現在領匯控制權去看它的未來發展,我們可預見管治爭議在未來的日子必然會再次出現。當領匯真的大幅提升商場租金以達對沖基金對回報的要求,商戶接著提高價格而導致公屋居民難以負擔,那可能又會爆發公屋居民以司法覆核(針對房委會)或社會行動(針對領匯)去保障自身權益的行動。若爭議升級,那可能變成一個管治危機。
不過,要解決這新一輪的管治爭議或危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各管治參與者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實質,且矛盾更不單是公屋居民與政府之間的爭議,亦涉及了公屋居民與對沖基金這些商業機構,及政府與對沖基金等投資者的爭議。管治爭議變成了三國並立的局面。爭議面亦超出了單純法律條文的爭拗,更涉及到市場運作的問題。
這暴露了各管治參與者尤其是政府和法院對管治的理解不足。由政府選擇以房地產投資基金方式進行私有化,但卻沒有預見對沖基金會覬覦領匯的資產,沒有設置足夠保護的機制,致對沖基金能輕易取得領匯的控制權。近年政府常有使用市場的機制來協助施政,但因不了解市場機制可能對管治的影響,導致現在要陷入如此的困境。因市場原則已設下各種規限,故政府只能以有限的方式去防止領匯大幅加租或把商場及停車場分拆出售。
法院在處理上一輪的管治爭議時對管治缺乏全面的理解,亦受憲政功能所局限,到了這階段它所能作的亦會相當有限。
領匯的管治爭議在未來的日子仍會繼續,矛盾甚至會進一步激化。由領匯所產生的管治爭議或危機極可能要政府或公屋居民付上沉重的代價。香港社會各方實在要從這管治爭議中吸取有關現代管治的寳貴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