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與大學生談思考與批判:作一個有社會視野的知識份子

香港在2020年後是否可以全面進行普選?人大常委釋法對香港的自治有沒有損害?維港是否應再進行填挴?香港的醫療制度應如何改革以應付香港人口的不斷老化?綜援是否真的養懶人?美國進攻伊拉克是否一場不公義的戰爭?歐洲報章應否刊登侮辱回教先知的漫畫?
這些問題對你來說有沒有任何義意呢?可能這些問題對你現在要完成的term paper沒有甚麼關係,也未必會與你將要面試的工作有任何關連,但你是否應關注這些問題呢?作為一個在香港接受大學教育或快要完成大學教育的新一代知識份子,我可有兩個理由說你應當關注這些問題。
第一、這是你作為知識份子的責任。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單是要培育一群技術專才,更是要培育出一群高質素的公民。社會投放了大量資源給大學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提升社會的公民素質。大學教育所給與的訓練是讓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擁有高度的思考和批判能力,能對社會事務提出具質素的意見及建議。沒有知識份子的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必有所缺欠。關注各方面的社會事務是覆行此公民及知識份子的責任的第一步。
第二、這對你個人的發展將有極大的幫助。在現今的社會,再沒有人能單單只活在自己的專業。每一個學科、專業和行業都是與社會的其他各個環節緊扣在一起的。只是熟知自己的專科是不足以讓你在未來的事業上有很大的發展。在從大學所得著的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基礎上,透過關注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你就可以慢慢建立起這種跨學科的知識及社會現在常講求的解難能力。這些都會對你在個人層面以至事業層面的發展有莫大的幫助。因此,作一個有社會視野的知識份子,不單利他,也是利己。
要去作一個有社會視野的知識份子,我的建議是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做。最基本的就是關注,而關注可從收集各方面社會發展的資訊開始。接著的是把這些資訊整理及分析,參考不同人的看法後,以批判的思考發展出自己的觀點。由思想你更可再進到行動,而行動可包括向公眾及政府發表自己的想法;組織起與自己相類似想法的人成為公民社會的一部份;並透過非建制性或建制性的渠道(如選舉)影響社會事務的決策。
當然這並不是一天就可達到,但第一步的是要由培養意識開始。或許你讀這一篇文章就已開始了這第一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