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九世紀面對西方列強入侵開始,之後經歷多番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大變動,中國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至少中國人已不再接受以封建世襲的方式來指定由誰來掌管國家的軍政大權。但這不代表中國社會脫離了仍要仰望由一位強人去帶領國家走向富強的思維。若不能從這種思維解脫出來,中國的民主憲政仍會是遙遙無期的。不過,過去三十多年在中國進行的經濟改革,尤其是市場經濟所佔比重愈益重要,已對中國社會帶來長遠的改變,令朝向民主憲政的政治改革出現的機會增加。
市場經濟所帶來的改變,並非直接與政治制度有關,更見於社會結構及日常生活的層面,包括以下幾方面。一、市場令機會增加,因每一公民都可嘗試在市場中開創事業,而不一定要在國家機構中工作謀生或依附於集體組織。這也是說個人的空間會隨著增加,至少是在經濟活動的層面。
市場經濟所製造的機會,讓更多人可擁有自己的財產及物業,使人們可自給自足,至少在經濟層面上不用那麼依賴政府,減弱了國家政府在人們心目中的權威地位。
二、但因不少新的機會都只在城市中出現,故市場化亦同時加速了城市化,令農村人口大量移居至城市。這方面的發展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改變是相當大的。過去中國社會是依靠緊密的家庭網絡來提供很多的社會保障,即當家庭網絡的成員在生活上踫到需要或風險時,其家庭網絡就會為成員提供人身、經濟、以至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幫助及保護。但當人們要移離他們的家庭網絡到城市去尋找機會時,家庭網絡這種社會保障功能就失落了。當人們在市場中面對風險或要尋找幫助時,他們就只得轉向政府求助,這也是導致中國人民對政府要求愈來愈高的原因。
但人們和國家及政府的關係,與以前比較,已出現了很微妙的變化。過去人們自覺是屬於國家機構或集體的一部份,依賴著所依附的國家機構或集體,故即使有所求時,也好像是兒女向父母要求幫助一樣,不致會太過對立,亦會較容易接受國家及政府的決定,即使是對自己當前利益是不利的。但在市場化後,很多人已脫離了國家機構或集體,取得了相對獨立自我的身份,故當有需要向政府提出要求時,更強的自我意識會令訴求加入更重的權利色彩,認為政府有責任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令政府所承受的壓力大增。若政府不能滿足這些訴求,出現抗爭的機會亦會增加。人們對政治權威的態度因而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再不能單純由上而下,國家及政府必須考慮人們這些源自個人權利的訴求。
三、當要發展市場經濟,那就要確保市場能順暢運作,而資訊自由對市場順暢運作是相當重要的。故當中國要進一步完善化市場機制時,無可避免地要讓資訊流通變得更自由。資訊自由不只會把有關貨物及服務的交易資訊傳遞到人們手上,人們也會得著其他方面的資訊,尤其是其他國家社會的管治狀況。有了這些資訊,人們會掌握更多的觀點去評價當前中國的各種管治問題,而不會完全相信由官方所提供的資訊,質疑政府的做法大增,也削弱了政府所享的權威。
四、市場生產了更多選擇,可讓人們自由挑選。起先人們可能只是樂於見到選擇多了,但當習慣之後,他們就會認為有更多選擇是他們的權利。若在市場上少了選擇,他們就會覺得權利受損。人們在經濟層面有了更多自由,那不一定即時轉化為在政治層面也要有同樣多的選擇的要求,但長遠卻在人的心中種下了他們是有權選擇的意識。
在起先人們可能只在某些經濟活動有多種選擇,但當能有多種選擇的範圍逐步擴大,逐漸地人們會期望所有經濟活動都得讓他們有多種選擇。但在某些行業,政府可能為了保障國營企業或一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拒絕開放市場讓人們能有多種選擇。當人們看到行業壟斷是基於政府的偏幫時,那在經濟層面要有更多自由的訴求,就有可能逐步滲透至政治層面。
總體去看,中國經濟愈是走向市場化,中國社會也必然會變得更自由化,亦會改變人們長久以來對政府及政治領袖的權威的看法及信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