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1日 星期二

曾蔭權之後還有誰?

在中央最近一系列挺曾行動後,曾蔭權連任的呼聲高唱入雲。在董建華下台後,中央選用了曾蔭權為其駐港代言人。曾蔭權有著董建華失落了的高民望,以其個人的聲望承繼了董建華的艱辛任務。一國兩制實行至今的形態是中央並不直接介入香港的管治,而是透過一個中央能信任的人出任行政長官間接影響香港的事務,由他作為中央的代理人,以其個人的聲望來維持特政府整個管治系統。因特區政府並沒有從制度而來的認受性,其認受性只能靠行政長官的個人聲望維持。這形態在過去八年大體能維持香港的穩定。
董建華初出任行政長官時的高民望因著眾多失誤而每況愈下,至特區政府陷入認受性的嚴重危機時,中央政府才察覺到而要作出補救,就只能從沒有甚麼選擇之下選用了曾蔭權。曾蔭權不負中央所望,雖然有政改和西九的失敗,但仍可維持高民望,他實在是這種由中央間接主導的一國兩制形態的續命丹。
相信曾蔭權在零七年連任不難,若他不犯上董建華的錯誤,在接著五年,他或可繼續現今的管治形態而不會有大的轉變。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曾蔭權時代」。但問題是曾蔭權之後還有誰可以像他那樣單單以個人的民望來補足特區政府先天性不足的認受性呢?由於特區政府並非由普選產生,那唯一可填補政府認受性的要求的就是行政長官的個人民望。董建華之落和曾蔭權之上就是在於這民望的差異。但在六年多後當曾蔭權完成他的歷史任務時,還能否有另一顆及時的續命丹出現呢?
中央可能在此階段是不能作甚麼長遠的考慮,能有曾蔭權換取六年多的空間已是相當理想的了。中央可能想是在未來六年會出現一位新的白武士,擁著高民望出現,把重責由曾蔭權手上接過,延續這種形態的一國兩制的管治模式。但若他不出現呢?這是中央政府不可以不去想的問題。這位白武士也不是中央所能訓練或裁培出來的,以中央到現在為止對香港的了解,能生產出如曾蔭權這類的人的機會是微乎其微。過去中央所屬意的人有多少個是港人所能接受的呢?曾蔭權也只是中央依港人的喜好,在無可奈何下故且試用的無心插柳而已。
若把希望放在那位虛無縹緲的白武士身上,更實際的可能是從制度上提升特區政府的認受性,而只有全面進行普選才能達到。但那也會改變一國兩制的形態,因一旦進行普選,中央再難以現在的形式主導香港事務,而必須以更對等的模式來看相互的關係。這可能是中央現在還未能接受的。但若到了六年後白武士始終不出現的時候,現有的一國兩制形態延續不下去,新的形態又未及開展起來,那可能出現的困境或混亂會更是中央所不願見到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