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學術語言

不少人批評學者常以枯燥、乏味的學術語言作包裝,實是故作高深地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
我也不否認學者有時候也真的是會著意去創制一些所謂的學術用語,令讀者完全摸不著頭腦。
我做了學術研究多年,也寫了不少學術文章,但因在報章亦有寫短評及副刊專欄,故我明白不同的文體,因寫作的對象及目的不同,是需要有不同的表述方法的。因此我希望為那些工作是要製造大量學術文章的人作一些辯護。
學術文章的讀者多同屬一或相關的專業,作者寫時常會採用一些專科名詞,因此對該學科不熟知的人,可能會難以明白作者想要說甚麼。但只要讀過該學科的一些基本讀物,那應是可以讀得明的。我也同意好的學術文章應是對該學科有一定認識的人都可以容易明白的。
學術文章的目的常是要描述、分析、評價及預估一些現象。雖然所處理的問題,有時候表面看來可能是簡單,但若進深去探討,卻會發現是非常複雜的,故要用大量抽象、概念化的方法作表述,以能釐清相關問題的複雜性及涉及問題的各元素的互動關係。因此學術文章的艱深有時候也是有專業需要的。
學術文章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必須加入大量註腳,以供「行家們」從文章的附註及參考資料來對作者的論點作出查實及批判。有時候,學術文章的份量很不健康地是看註腳的數量是多少。我的兒子就曾問我的工作是甚麼,我就笑說爸爸的工作就是去做「豬腳」(註腳)。
雖然我也不是太喜歡寫學術文章,因對每一字每一句都要非常小心,但我還是認為學術文章是有其不可或缺的社會功能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