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對世界各國及香港的影響,到了現在仍然沒有人可以完全掌握,但卻肯定已對不少人們一直以為是金科玉律的現代管治目的及方法造成了衝擊。因此,發生了今次的金融海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逼使人們,包括了各國的領袖、大企業主管、公民社會以至各個人類群體的每一位成員,不得不去重新思考現代社會的管治的目的究竟是為了甚麼,和用甚麼方法才能達成這些目標。這或可令人類社會整體有更大的能力去面對未來世代更嚴峻的挑戰。
相信大部分國家及經濟體系(包括西方及香港的資本主義社會和中國那有中國特式的社會主義社會)都是以國內生產總值(GDP)及國內生產總值每年的增長百分比作為管治成功與否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指標。背後的假設是愈多的貨品及服務生產出來,那麼這社會就愈進步,或者人們應當是愈感幸福的了。
但曾有人就舉出一些例子說明GDP並不能真正反映一個社會內人們的滿足程度及社會的進步程度。一個家庭的父母長時間工作,他們可以生產出更多的貨品及服務,他們可能賺取更多的金錢以購買更多的貨品及服務給子女,但這卻可能影響了他們與子女的關係,孩子的成長亦可能因而出現偏差。而為了照顧這些邊沿青少年,那又可能需要生產更多的貨品及服務。貨品及服務都生產多了,但社會及人們卻可能面對更多的不快樂。
同樣地,一間工廠在生產貨品時污染了環境,生產愈多,污染就愈嚴重,那就需要更多的貨品及服務去把環境清潔過來。GDP卻會把所有對社會產生負面後果的貨品及服務也都一併納入計算之內。
在相類似的假設下,企業所追求的不單是營利,也不單是營利每年要比上一年多,而更是要持續地每一年營利的增幅都要比上一年高。若市場的環境沒有太大轉變的話,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導致很多企業甚至一些大企業都要使用一些不良的營商手法使消費者蒙受損失以使企業能賺取得到目標的利潤;誘逼員工不斷地去為企業爭取達到永遠難以達成的業務指標;並以各種方法遊說官員以使政府政策有利於他們繼續謀取營利。
本國企業有更大營利,政府的稅收就會愈多,整體的GDP亦就更大,那麼官員就可以此作為自己的政績。結果是管治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企業的營利可以不斷的增長下去,但社會本身或其他國家及其公民所可能受到的負面影響卻不會計算在內。
而一切的根源可能是深藏於每一個人內裏的那份貪婪。這亦是因人們相信只要有愈多的物質的享受,人就可以愈滿足幸福了。但從不少的研究顯示,傳統智慧甚至日常的觀察也同樣告訴我們,一個人擁有愈多的物質,並不代表這人會更快樂幸福。人要快樂幸福是需要更多其他元素的。人們之間的和諧關係,人們能追求一些超越物質的價值,及人們感到自己可以當家作主去決定自己的事情,都是人感到幸福的一些其他因素。
但若管治只關乎GDP及企業的營利,那會不意識地甚或意識地促使人們只去不斷得著更多的物質享受,結果是社會可能物質豐富了,但人們卻更不快樂。
我不是說管治的目的與GDP、營利或物質消費無關,而是說管治的目的不能單單只著眼於這些而已。實際上,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人的基本需要亦要有一定程度的物質才能滿足,然後人才可以有快樂的感覺。我只是說,當人們所追求的只是物質,他們可能在達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後,他的幸福感覺卻與所得著更多的物質沒有關連甚至有一個反比的關係。
因此,我們實在需要趁此機會,重新反思管治的目的不能只是追求不斷的擴大GDP、營利及消費,我們必須尋索管治更根本的目的。
其實人類的傳統智慧早告訴了我們甚麼是管治的根本目的,只是現代社會的人把它失落了。聖經裏耶穌就曾說:「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亞里士多德秉承古希臘的傳統亦提出人類的幸福就是終極的善,而這幸福是包括了人主觀地感到幸福及在實際的生活上亦有一定程度的豐足。
這幾年多了更多人重視幸福(或快樂、生活滿足)作為管治的根本目的。
英國一家獨立智庫機構New Economics Foundation與地球之友合作,根據人們生活滿意度和國民壽命,再結合日常生活碳使用量,制定了一個地球快樂指數(Happy Planet Index),得出的結果是感到生活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在一些高度物質發展的地方。
一個偏遠的小國不丹,其前任國王就提出了源自佛教思想,極具創意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概念。以GNH為管治及發展的目的,不是說GDP或經濟發展不重要,而是經濟發展在GNH概念下,必須顧及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整全需要。GNH也重視人內在的幸福渴求與外在環境管理的相配合,及個人幸福與集體幸福的相協調。「國民幸福總值」主要包括可持續的社會發展經濟、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環境和推行良好管治等四方面的內容。
雖然不丹物質上不富裕,但他的國民感到幸福卻是公認的。不丹現正舉行第四屆GNH國際會議,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與者就如何在實質管治上落實GNH的目標提出不同的意見。
在香港,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自二零零五起亦對香港人是否感到快樂作出調查,並制定了快樂指數。最近,亦剛公布了本年度的快樂指數。
快樂與管治的關係,不單是良好的管治能使人感到快樂或製造一個使人有更大機會感到快樂的環境,而是要把人們感到幸福納入為管治的根本目的,並要制定實質的管治制度及政策以落實這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