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慎思、民意與商談文化

特區政府出為了加強申辦亞運的論據,委託中大亞太研究進行民意調查了解市民對申亞的意願,引用報告指「支持申辦的受訪者人數在結束諮詢前的一段時間有所增加」。但有議員發現報告的原文中的總結卻說「市民對應否主辦亞運會仍有一定的保留」,指責政府操控民調結果。這樣選擇性解讀民調結果也不是政府處理民意最差的手法了,過去政府對一些具爭議性議題進行民意諮詢時,把收集到的意見剪裁以符合當時政府的需要,也常有發生。最佳的例子莫於二十三條立法的民意諮詢了。

但即使政府不去扭曲民意、操控民調,傳統的民調仍是一種不足的聽取民意方法,因傳統的民調仍是缺乏讓對爭議的目有不同意見的各方,有機會向其他各方釐清立場消除誤解,也沒有機會讓他們可增加相互認識、減少分歧、尋找最大程度的共識、及共同作出決定。簡單說,傳統民調是缺少了商談(deliberation) 的成份。之前我在本欄已撰文指出商談對解決公共紛爭的重要性。(參「商談對解決紛爭的重要性」,二零一零年八月四日。)商談的程序讓持不同意見的各方先掌握充份資料,透過詳細、對等及面對面的討論,讓他們有充份的機會向其他持不同意見的參與者清楚解釋其立場背後的理據,並有充份機會去聆聴不同意見者的不同看法。

在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關於申亞的民調時,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與香港電台其實也合辦了一次可能是沒有太多人留意的民調,卻是一項加入了一定程度商談成份的民調。活動名稱是《申亞慎思》,而這次民調是分為數個階段的。第一階段的民意調是以電話隨機抽樣形式訪問三千多位香港市民,問他們是否「傾向贊成或反對香港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跟著在首輪三千多名受訪者中,隨機抽樣邀請了一百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香港市民參與一場《申亞慎思辯論會》。出席者在聽取分別代表正反意見的四位嘉賓的意見及分組討論前,先填寫一份關於申亞的問卷。參與的嘉賓包括政府官員、議員、持份者及學者。在嘉賓表達了他們的意見後,亦有時間讓出席者向嘉賓自由提問。之後出席者分為小組自行論,並在討論後用同一份問卷再進行一輪民意調查。

在第一輪民調,表示贊成申亞的受訪者佔百份之三十,表示反對的有近百份之五十七在辯論會進行的第一次問卷調查,百份之三十八的出席者認為香港應申辦二零二三年亞運會,表示不應該的佔百份之四十九。辯論會後作的第二次問卷調查, 表示應該和不應該的分別為百分之四十二和五十三。今次由於出席的人數只有六十多人,故所作的統計可能並不可以代表真正的民意,但這種加入了商談成份的民調,卻提供了搜集民意的另類方法。

主辦單位稱這種搜集民意的方法為「慎思民調」,是參考美國史丹福大學James Fiskin教授倡儀的deliberative polling而發展出來。這方法稱為「慎思民調」,是取其明辨慎思的意思。之前我也曾在本欄撰文介紹過這種民調(參「商談性民意調查」,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五日),我稱之為「商談性民意調查」,重點則是在於參與者在過程中能有對談及商討解決方案的機會。國內也有採用近似的方法,他們普遍稱為「民主懇談」。也有人譯作審議式民調或協商性民調。但無論是採用那種翻譯,都是要突顯出這並非一種被動、單向的民意搜集方法。

今次「申亞慎思」雖有香港電台參與,但由於並非由相關的政策局委託,故在各種限制下並未能取得很明確的民意結果,而政府亦未看重這結果。但若政府是真心的要去聆聽市民的意見,並誠意地希望不同意見者能透過理性的討論去儘可能達成共識,政府應更有系統及廣泛地使用「慎思調」或「商談性民調」這種民意搜集方法。有著商談成份的民主決策過程,能令相關的政策及法律取得更強的認受性或正當性,這將有助特區政府突破現在面對的管治認受性危機。

但要使商談民主成功,香港仍需建立起商談的文化,而這可能包括以下的多方面:一、 承認其他人(尤其是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都與自己一樣,都是平等及享有尊嚴的人,故接受各人的關注及觀點(即使是自己所不同意的)都是合理及正當的假設。二、接受現今社會是多元的事實,並在尋找共同問題的解決方案或促進共同的善(common good)的方法時,願意去包容不同的觀點。三、接受自己的觀點有可能是錯的。四、相信所有人的觀點對最終的決定或方案都可以有實質的影響。

五、願意以對話及妥協的方法去達成共識以解決紛爭。六、以坦誠的態度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七、儘能力以其他人都能明白的公共理由(public reason)去論述自己的表觀,即使這些觀點是源自一些宗教或其他信仰信念。八、願意聆聽其他人的觀點並嘗試去明白這些觀點背後的理據,即使這些觀點與自己的觀點不同甚或有衝突。

九、能在經過上述與不同意見者互動溝通後,反思自已的觀點。十、真誠及理性地評估不同觀點的利弊優劣。十一、在決定最終應採取那一立場時,是基於各觀點的利弊優劣而非提出那觀點的人的身份。十二、信任其他人也會如自己般願意在評估不同觀點的利弊優劣後修正自己的觀點。十三、不同意其他人的觀點時也會以尊重別人的態度來表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