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甚麼導致特區政府要派錢

特區政府一改過往的理財原則決定派錢,每名永久性居民都可獲派港幣六千圓。甚麼導致特區政府作出如此根本性的改變呢?表面看,最後一根稻草是財政司在與建制派議員會面後就表示會檢討財政預算案,之後再與建制派會面就宣佈派錢的措施。但更深層的原因是甚麼呢?

雖然財政司在會面後否認受建制派議員的壓力,但明眼人必看到若非建制派威脅拒絕過財政預算案,財政司是不可能會作出那麼大的讓步或改變。由起草基本法至最近的政改爭議,反對在香港儘早落實普選,就是憂慮泛民主派會取得優勢,大攪福利主義派「免費午餐」。但吊詭地,現在促成了香港第一回的真正派免費「大」餐的卻是建制派。甚麼導致建制派「淪落」至也要去派「免費大餐」呢?在上一回政改後,所有人包括了建制派都看到普選化是大勢所趨了,那麼要派錢就不如由自己手上派了。反是泛民主派卻不支持即時派錢給所有人,而是要求特區政府作更長遠的打算,把錢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看來建制派和特區政府中了「普選是免費午餐」的咒詛是更多了。

但參與會面的建制派議員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求派錢的,若財政司沿用上年退稅及只注資在低收入者的強積金戶口,再加上一些措施幫助「N無」人士,那應可平息很多人的憤怒了,那為何特區政府在決定要讓步時就一下子作那麼大和那麼根本的讓步呢?

經過六個月的諮詢制定出來的預算案,可以在幾天間推倒;之前信誓旦旦地說沒有微調空間的預算案,卻可以有那麼大幅的修改。派錢之舉不單是背離特區政府一向的理財原則,且會為未來特區政府施政帶來一些長遠的負面後果。以後特區政府也再難依據一些現有既定政策來解釋為何一些措施不能改變了。各黨派有甚麼訴求,只要他們能聚集足夠的力量,就可迫令特區政府作出一些改換轍的政策轉變了。這影響不會只出現在財政預算案,更會波及特區各個管治範疇,影響不可說是不深遠。

是甚麼令一個管治本是有規有距的特區政府在受壓下就一下子背離根本原則呢?到現在還未有很具說服力的解釋。財政司自已的解釋是要「回應市民的訴求」及「凝聚共識」,但不少市民要求的並不是要得到像派錢這樣的一次過措施,而是要求把錢用在長遠的投資上如全民退休保障。所以派錢最主要的目的應只是希望能短期地減弱反對的聲音,而非要解決甚麼長遠或深層的矛盾,即使賠上特區政府一直以來的理財原則。

我們只可解釋是這一屆特區政府任期已將屆滿,現在的心態只是希望能守到最後一天。由於民怨積累已久,如劉兆佳教授所說,香港可能已到了臨界點,近似零三年七一之前,故必須儘辦法使民怨不再積累下去,以免再次如零三七一般爆發超大型示威,影響香港的和諧穩定;甚至會這敏感時候,為中國苿莉花革命帶來變素。只可說,派錢無異是飲鴆止渴。

如上所說,建制派也是為了未來的政治利益而要轉駄倒向民意,與其由泛民主派主導,不如主動出擊,更能摘盡一切由此得來的政治果實。但建制派能一擊即中,主要還是借力予立法會內泛民主派一直以來的反對力量,和社會內對特區政府多年的施政積累了愈來愈多的不滿。但為何特區政府在進行財政預算案的諮詢時聽不到民間這些不滿的聲音

這有幾個可能性。一、政府不願聽,在制定政策時是閉門造車。二、政府偏聽, 聽某一方面的意見,而忽略了另一些意見,導致制定政策時出現偏差。三、政府聽時聽不準或聽不清,就是政府即使真的去聽一些意見時,也根本未有用心去聽,或認為一些意見根本是不值一哂,故聽見了也不會用心去明白提出意見者真正的關注點所在。四、政府聽時有盲點,故此即使真的用心去聽,也不能明白提出意見者真正的關注點所在。要處理首兩點的問題,就要改變現在讓公民參與政策制訂的過程。但後兩點,就可能要官員在管治文化上來一次革命才可以了。

由後面這兩點可推到更深一層的問題。為何香港社會這些年來會積累起那麼大的怨氣?一個原因是在香港那麼富裕的社會,但仍會有那麼多人仍活在窮困當中。香港的生產總值雖立在高水平,但財富卻逐漸落在一小撮的地產商及大財團手中,貧富懸殊竟差不多是世界第一。社會未能為弱勢社群甚至是中產階級提供一個公平的平台,讓他們有機會長遠地能分享到香港的經濟成果。公民也沒有機會真正參與影響他們福祉的政策及法律的決策過程。雖不是說有了普選的制度就可解決這些問題,但在缺乏公平的選舉制度下,民怨就缺乏一個有效的疏導口,令怨氣積累而未能宣泄。

再問的是,為何特區政府多年來都不願或不能夠回應市民對香港社會長遠需要的訴求以消解這些怨氣呢?或許這是源自殖民地的官僚制度及管治思維,過於重視經濟效益,迷信市場機制,著眼短期目標,欠缺長遠視野或不善於長遠的規劃,精英心態作祟,拘泥於按規章辦事,或受「少做少錯、多做多錯」的想法的影響等。由主權過渡至特區成立多年,香港所處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亦令這種短視的管治思維延續下去。

但今次派錢事件,讓更多港人醒覺到香港所面對的問題是需要長遠的規劃才能解決。我們更需要一套能讓所有港人都能共同參與、具公信力的決策過程,那才能訂出香港的長遠發展目標及找到解決現在多方管治問題的方法。那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