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法會選舉增加了十個議席,各地區選區及不少功能界別的選舉,競爭都相當激烈,但選舉氣氛至今還未算熾熱。不少舊人退下火線,故新一屆立法會必會有很多新面孔出現。亦因今年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同時換屆,故立法會選舉的選情會直接影響梁振英政權在未來五年施政的順暢度。
今年選舉會有幾個焦點。一、延續過去多次選舉的情況,那就是泛民主派與建制派的選票分佈,會否繼續維持在六四的比例。最能反映這一點應會是五個新增的超級議席。由於這五席是以全港為單一選區並採用比例代表制,故能取得百分之二十選票的就可穩得一席。泛民主派有三張名單,而建制派也有三張名單。最後就要看泛民主派還是建制派能有三張名單勝出。當然結果也未必能絕對論証六四規律是否能維持或被打破,因勝負也很大程度看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各名單之間配票是否成功。
二、五個地區直選的三十五個議席,在同區建制派及泛民主派都有多個名單參選,但選情複雜很多,這也與近年香港政治版圖出現了微妙變化有關。泛民主派一直以來都不是鐵板一塊,當中包含了不同的政黨和政治理念,但整體還是維持某程度的團結。但自一零年政改之後,因民主黨接受了妥協的政改方案,也沒有積極參與五區公投,令泛民主派的路線分歧變得非常尖銳。泛民主派可以再細分為温和路線民主派(如民主黨)、激進路線民主派(如人民力量)、及中間路線民主派(如公民黨)。
雖然泛民主派在今次選舉從地區直選所能取得的議席的整體比例分別可能不會太大,但三條路線的泛民主派在今次選舉的勝負,也就是三條路線各自取得的議席數目,卻會直接影響泛民主派在下一輪政改所可能會採用的立場。以民主黨在上一輪政改後在泛民主派內所受到的攻擊,在今屆選舉中亦被激進路線狙擊,若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失利,那麼在下一輪政改,民主黨所支持的温和路線會在泛民主派中被邊沿化的機會就會很大。當然下一輪政改已是到了要落實最終的普選方案,故能有妥協的空間也不會太大。因此,激進路線將會佔優的機會是很大,這也可從選舉結果預見得到。
同樣的分裂情況,現在也出現在建制派之內。自三月特首選舉後,建制派內已正式分裂為親梁陣營(如民建聯)、反梁陣營(如自由黨)、和中間陣營(如新民黨),這不是說要大和解就能那麼容易從新整合起來。其中反梁陣營和中間陣營在選舉中的勝負,將實質影響梁班子的施政。如上所說,泛民主派在立法會內的議席應可大體維持,即可保著關鍵的三份之一界線,但怎樣也不會議席過半。不過,若反梁陣營能取得較多議席,那麼加上泛民主派的議席就接近一半。若中間陣營因應形勢而站到反對派的一面,那麼立法會的反對力量就會過半,梁班子施政勢必會面對極大阻力。這在曾蔭權時代後期出現的現象,將會在梁振英時代一開始就會出現。
即使建制派的各個陣營在中央政府施壓下最後還是要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歸隊,但卻肯定令反梁陣營和中間陣營會有更大的討價還價能力,令梁班子必須把權力開放更多給建制派內的各個陣營。特區整個政治版圖都會因而產生微妙的變化,但因建制派分裂而令權力平衡出現改變會如何影響未來政改的商討,現在還難以預見,因能把建制派統合起來的還是要防止泛民主派透過開放選舉而取得絕大多數的優勢,和中央政府在背後的細密統戰工作,而中央政府仍是極不信任泛民主派。
三、在餘下的三十席功能組別的選舉,既有泛民主派與建制派之爭,也有反梁陣營的親梁陣營之爭。在一些界別,泛民主派要力保議席,但在一些界別,泛民主派候選人會挑戰建制派。但泛民主派能在功能界別有機會取得的議席仍是少數,故即使議席能有增加,在分組投票下的作用應不會太大。更關鍵的是反梁陣營與親梁陣營之爭,但在已自動當選的十六個議席中,反梁陣營已率先取得優勢。故此, 功能界別的爭持對大局的影響相對上是較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